刘华鹏,刘华鹏讲师,刘华鹏联系方式,刘华鹏培训师-【讲师网】
48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刘华鹏:金融“新常态”下的财富策略
2016-01-20 30301

  “新常态”来临,经济运行的轨迹发生变化,经济增长方式、市场规则等,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的不同,需要面临这些变化的,不仅仅是宏观决策的政府部门,还有企业,乃至个人。

    “资金掮客”的日子不好过了

  如果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看待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可以发现,在过去二三十年经济增长主要靠两点:房地产和外贸出口。在微观层面来说,本来凭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劳动力价格优势,以上两个宏观经济增长“引擎”,至少还能再高速运转五到十年。可惜,美国2008年的次贷危机以及其后中国反应过度的“四万亿”刺激计划,加速了房地产和出口增长动力的衰弱——中国GDP增速不得不进入下行通道。

  对于宏观经济的管理者来说,上坡容易下坡难。于是乎,2012年开始,中国央行“被迫”成为世界大经济体中唯一的“正利率”央行,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不断攀升,私有部门投资欲望不断降低。半年一过,中国宏观经济七八月份的数据疲态尽显,而微观层面的土豪们,哪个不是感慨好日子不再,纷纷从实业撤资?

  除了一直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国的货币政策被迫稳健,还在2013年放任了两次史无前例的“钱荒”。去年我就表示,不是央行不敢放手刺激经济,而是担心放出来的资金不会流向实业,而是流向房地产,把中国经济带入“万劫不复”的房地产泡沫系统性危机深渊。值得肯定的是,宏观经济这种“以变治变”的手法,是一种动态经济管理的手段,2014年人民币汇率市场的剧烈波动也是同理。未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新常态”,绝不是静态的管理,而是一种以边际效应为指标的“动态平衡”常态!

  钱荒极大地规范了融资体系中的影子银行,汇率波动打击了人民币外汇套利热钱,奠定了2014年下半年开始的中国社会融资成本水平的总体下移。这些对中国老百姓有利的霹雳手段,对那些一直生活在阴影中的“资金掮客”就是坏消息了!可以预料,中国经济“新常态”下,那些试图钻金融监管空子、“空手套白狼”的灰色金融交易,将会越来越难,非法金融掮客的财富会持续流失!

  期冀政府“帮一把”的企业

  未免要失望

  日子不好过的,还有房地产“土豪”们。众所周知,由于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以及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中国在三四线城市,包括个别一二线城市,新建住宅已经过剩,销售情况很不乐观。由于商业银行对房地产行业的警觉,大部分中小房地产开发企业融资渠道受限,综合成本很高,可以说是熬一天赔一天钱,不仅连累了很多盲目扩张的地方政府,还把土豪企业家过去十几年辛辛苦苦积攒的财富损失殆尽。

  按照传统思维,这些中小房地产开发商脑子里还是想重蹈“四万亿”的历程,房地产萎靡拖累宏观经济,国家被迫“放货币”救房地产。以往几个经济周期,房地产土豪学会了咬牙忍住,因为挺过冬天就是春天,房价似乎每一次都会报复性反弹。可惜,中国经济“新常态”了,中央政府会容忍房地产的软着陆,个别城市的房价下跌,会是一个“新常态”,对于融资成本没有优势的民营房地产企业,钝刀子割肉的结果就是财富流失。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煤老板和很多矿产企业土豪身上,他们唯一可以期冀的也是政府“帮衬”一把。在经济“新常态”下,由于国内经济边际增速下降,产能过剩的周期行业得不到足够的需求,出口又受人民币汇率限制,大幅度贬值遥遥无期。地方政府随着“全口径预算管理”实施,没有足够的底气进行基础设施投资,中央政府的财政积极不足以撼动周期行业下行的“新常态”。

  在这一点上,地方政府和房地产、矿业老板们是一条战线的。很多经济学家相信,如果大面积房地产企业和矿产企业倒闭,中国将引发商业银行和影子银行坏账,引起整个经济的震荡,这个和“欧债危机”中的西班牙经济问题是同一种“多米诺骨牌”效应!这就给了地方政府一个好的借口,即为了避免房地产行业硬着陆,争先恐后地放开限购,甚至用纳税人的钱反哺买房者,而且央行从2013年下半年也似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放松了银根,极大地缓解了房地产行业的“钱荒”恐惧。

  我认为,这种阶段性的政策妥协,是“新常态”下宏观经济管理的动态平衡之术,也是“四万亿”投资透支经济发展的难言之隐。对于地方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矿业企业来说,传统的财富聚集之道,有其合理性,但也有历史局限性——单纯地通过“融资、放杠杆、卖资产、押宝资产升值”,已经不合时宜,需要更加具有技术含量的致富手段!

  这种逻辑也适合那些侥幸手握现金的土豪们,虽然躲过了这一波“杀货币(Killing Money)”,未来如何能实现自身财富的“保值增值”呢?房地产、煤矿、冶炼、钢铁金属等行业,代表的是过去30年中国经济“增量资产货币化”造富模式;那么未来30年,中国经济“存量资产证券化”将催生更多的投资机会,当然技术含量要求更高。中国的投资将从生产型投资,转变为消费型投资。

  其实道理很简单,30年前咱老百姓生活水平低,投资就是为了解决衣食住行,因此农业要包产到户、基础设施要大干快上、冰箱彩电汽车要市场换技术,大量的高速公路和厂房必然需要大量的周期性行业投资,有钱好办事!现在全面小康了,再投资就是为了活得更长的医疗养老,还有活得更好的休闲娱乐——第一第二产业的投资必然减少,靠人的创造性和市场机制的第三产业投资必然成为主旋律。当然,投资服务业就是投资养老、休闲娱乐等需求的市场,光有钱是不够的,技术含量显然更高!

    “新常态”下财富增长的秘籍

  因此,专业投资能力才是未来“新常态”下财富增长的秘籍,也是本轮“后金融危机”的资产价格特点——欧美过去几年就是这样走过来的。随着中国融资成本逐渐回归正常化,股票市场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大,股权投资的价值修复必然带动股指企稳反弹。可惜过去几年监管机构因噎废食,中国A股市场容量太小,欧美靠拉动股市进而拉动消费和投资的方法,在中国未必合适。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虽然任重道远,确是经济真正走出低谷的必然之路。

  在实业领域,互联网的发展加剧了细分行业垄断的程度,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日新月异,助力“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巨无霸对线下服务领域的渗透,挤压了传统行业企业家的生存空间。对于那些依然“迷恋”实业的“土豪”资金,必须用紧贴人性需求、体验消费的投资领域,如绿色食品、医疗养老、主题旅游、特色教育、文化动漫等行业,取代以往的周期行业、资源行业和“铁工基”。当然,这一条也适合那些有志于成长为“金领”的屌丝打工仔。

  可见,对于传统的土豪企业家们,除了认清形势迅速从传统模式抽身,如何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培育投资能力、寻找专业投资中介、发现未来潜力行业,才是“新常态”下的最佳财富策略。这个转变的过程需要时间和耐心。要知道,即便是中央政府锐意改革,其政策导向也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不得不做出阶段性的妥协,但是大的方向一定是坚定的市场化和结构调整。

  地方政府的财富流失问题更为急迫。过去几年“大干快上”拉下的亏空,未来几年没了土地财政支持,地方财政不得不另想办法。2014年两会提出的“全口径预算管理”要求,是地方政府的现代化综合社会治理任务,时间表异常紧迫。如果说对于普通民众,理解不好宏观经济“新常态”,最多也就是损失些资金;对于地方政府官员而言,如果不能与时俱进地开拓新的地方经济增长点,盘活经济存量资产,头上的“乌纱帽”恐怕就难保了!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重庆站 cq.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