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宝荣,叶宝荣讲师,叶宝荣联系方式,叶宝荣培训师-【讲师网】
资深经济分析师和市场策划人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叶宝荣:英媒:全球4300个经济特区深圳最成功 印度失败几百个
2016-01-20 6563

英国《经济学家》周刊网站4月3日刊发题为《不那么特别》一文,摘编如下:

1959年第一个现代自由贸易区在香农机场建立时,爱尔兰境外几乎无人关注。如今,结合了税收和关税优惠、海关手续简化和监管约束较少等优点的“经济特区”似乎得到所有人的景仰,全球四分之三的国家拥有至少一个经济特区。全世界现有大约4300个经济特区,这个数字还在不断上升—缅甸和卡塔尔近日新建了经济特区,印度官员称该国经济特区构想“具有革命性”,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把建设战略性特区列入自己的改革日程。

经济特区的拥趸可说出若干成功典范,最突出的莫过于中国香港附近的那一个,它建立于1980年,后来被称为“深圳奇迹”。

中国领导人不敢一下子在全国范围实施经济改革,于是设立了深圳特区来做试验。深圳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国投资者,在那里经过检验的政策被推广到其他城市。但全球经济特区热说明,政府往往认为这轻而易举:发布一份公告,拨出一块土地,提供赋税减免,然后,就像变戏法似的,贫困地区或亏损企业就焕然一新了。真有那么容易就好了。经济特区虽然风靡全球,却常常陷入失败。非洲就满是“累赘”。印度有几百个特区未能启动,其中仅马哈拉施特拉一个邦在过去短短几年时间里就有60多个。

这些努力也不是毫无代价的。为吸引投资者而提供的优惠措施意味着(至少短期内)放弃税收,它们在经济体内造成扭曲,这也正是在全国范围放宽管制总是比零星试点要好的一个原因。经济特区逐渐成为洗钱场所,比如通过伪报出口。要确保就业和投资带来的收益高于所付出的这些代价,政府必须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首先,除了财政优惠以外别无激励措施或许有助于把特区建起来,但绝非长久之计。最成功的特区都与国内经济密不可分,例如韩国的特区善于跟本土供应商建立联系。特区需要与全球市场接轨,为此而改善基础设施比减免赋税更有利于特区取得成功。这往往要求拿出公共支出来改善公路、铁路和港口以便应对新增货运量。缺乏这方面投资是非洲很多经济特区的失败原因所在。非洲大陆的很多新建特区将因为缺少可靠的电力供应或离港口太远而失败。

其次,在接受充分的政治监管和免受政府官僚作风制约之间必须达成恰当平衡。中央的过度干涉会让试验机会化为乌有。人们有理由担心日本的新特区会失败,因为中央政府官员害怕得罪既得利益集团而不肯放松管制。引入私人开发商来经营特区或许有益,这种做法在菲律宾取得了良好效果。不过,“特许城市”的宏大理念恐怕太接近于建立“国中之国”了。“特许城市”是指围绕新城区修建的并且自己有权立法的特区。

此外,经济特区有其局限性。以出口为重点的特区最适合相对低端的制造业,在贸易壁垒较高时最为有效(不妨想想服装业和孟加拉国)。中国在上海以金融服务为核心新建的特区激发的热情有限,对外汇交易等活动的少量放宽管制措施难以实现,并有可能破坏稳定。

假如鼓励在原本僵化的经济体中进行尝试,那经济特区就会大有用处。假如最终建成一个像深圳那样不同凡响的特区,那么,有些特区以失败告终或许是值得付出的代价。但它们需要耐心和规划,而且要始终从属于减少贸易壁垒和增强竞争力的全国性改革。根本不需要特区的国家才是真正的“特区”。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重庆站 cq.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