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部门来了一位新经理,公司正在进行精细化管理,一切指标都要量化,在供应链部门,虽然每天都与金额和数量见面,但这些数据大多数情况下是拍脑袋出来的,例如,采购量的预测,供应商的交期,数量折扣,等等。
开始,大家还不以为然,认为自己的数据都是经过分析得出来的,供应链经理抓了几个典型数据,问相关人,还都给问倒了,
例如,供应链经理问:“安全库存设多大?”
财务回答: “C类物料两个月,B类物料一个月,A类物料也是一个月,高价值的再研究决定。”
供应链经理问:“为什么C类物料两个月,A、B类物料一个月呢?”
财务回答: “经验。”
供应链经理问:“为什么是一个月而不是28天呢?我们要求精细化管理,这安全库存应该如何计算呢?
财务回答: “...”
供应链经理再拿出一个数据,问:“采购向供应商提供预测吗?”
聪明的采购回答: “当然要提供预测的,产品预测来自于计划部门,我们根据产品数量按BOM表分解到最下级材料,再发给供应商。”
供应链经理问:“产品的预测怎么做?”
计划回答: “根据上几个月的生产状况判断,再加入销售员的建议。”
供应链经理问:“如何判断?”
计划回答: “经验。”
这时大家都相信了,平时工作中许多都在凭经验,但也有人争辩到,凭经验有错吗?当然立刻就有人站出来反对:“经验没有错,但经验要变成流程,经验要能够复制,要不然,一个人一个说法,人走了,经验也没有了。这是知识管理的基本内容。”还有一位老同事,抬出来一个著名的立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么我们检验了吗?”
供应链经理要求大家找出自己工作中需要精细化,但没有做到的一些数据,并要求群策群力,拿出方案,不久许多数据都拿了出来:
1.安全库存的设置及检验
2.预测的计算及误差衡量
3.预测中季节性因素的考量
4.数量折扣的计算
5.交付周期的确定
6.现金折扣的计算
7.... ...
供应链经理非常高兴的看到了精细化管理带了的成果,并要求员工们再深入挖出一些更多的“拍脑袋”数据。
讨论:
1. 上面6个指标如何“精细化”计算?
2. 还有哪些数据是需要计算的?
点评:
首先,我们对着6个指标的“精细化”计算。
安全库存的设置及检验
安全库存被下列几个指标所影响:1. 服务水平f;2. 交付周期L;3.需求的波动。
企业要为自己制定一个服务水平,即回答多大成度上满足客户的需求,在这个战略目标下,企业的各个部门的各种活动的方向也就决定了。库存水平的配置是为了企业的战略目标服务的。企业要回答一个问题:“以多大成度满足客户的需求?”有的企业提出:“百分之百地满足客户的需要”,有的企业高喊:“百分之一百二十地满足客户的需要”,百分之百那就必须达到库存的无穷大,是不可能实现的,第二句话那是鼓励员工为客户服务的理念而已。因而要定义清楚,例如:f=95%,还是97%,或是90%,这是企业的战略目标,它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数据,考虑自身企业的定位,是比竞争对手高,还是跟随战略;还要考虑客户的承受能力及丢失客户损失。
在这里有一个假定,就是客户的需求是“正态分布”,因而根据服务水平f,从正态分布表,可以查出Z: 例如f=99.73%,Z=2.0;f=95.5%,Z=1.7; f=90%,Z=1.3
概率系数Z | 服务水平f | 概率系数Z | 服务水平f | 概率系数Z | 服务水平f |
0.0 | 0.50 | 0.8 | 0.79 | 1.5 | 0.933 |
0.2 | 0.54 | 0.9 | 0.82 | 1.6 | 0.945 |
0.3 | 0.62 | 1.0 | 0.84 | 1.7 | 0.955 |
0.4 | 0.66 | 1.1 | 0.86 | 1.8 | 0.964 |
0.5 | 0.69 | 1.2 | 0.88 | 2.0 | 0.977 |
0.6 | 0.73 | 1.3 | 0.90 | 2.4 | 0.992 |
0.7 | 0.76 | 1.4 | 0.92 | 3.0 | 0.999 |
再计算需求的波动,
上面公式中,,,...,,一共有n次的需求,为n次需求的平均值,而为这n次需求的标准差,反映了需求的波动值,最后安全库存的计算公式为:
当然,在这里有几个情况需要说明,一般来说,企业得不到未来的需求,(正因为如此,才要计算安全库存),所以,上面公式中,,,...,,这n次的需求都是过去的数据,平均值,标准差也都是过去的数据,以过去的数据推算未来的安全库存,是存在一定风险的。
再有安全库存被平均库存所限定,而平均库存水平又要符合企业整体的库存周转率的要求,库存本身还是一种投资,受企业现金流的影响,这样安全库存的因素更为复杂。但上面的计算给出了一个基本的方向。
安全库存误差分析。安全库存的误差很少企业做过分析,但误差分析对未来的安全库存设置是非常有帮助的。每一次到货时为最低库存值,设为即时安全库存,,,...,,一共有n次,设置的安全库存为,
平均安全库存,
平均安全库存偏差, >0,则安全库存设置过大,反之, <0,则安全库存设置过低。
为安全库存的标准差,说明其波动情况。
预测的计算及误差衡量
有许多种预测的方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移动平均法,计算最近“n”个时段的平均值,在每次的不断计算时,添加最新时段的数据,剔除最远时段的数据,
例如,一月,二月,三月的实际需求分别为2500,3200,2200,则:
四月的预测=(2300+2500+2100)/ 3= 2300
如果四月的实际需求为2600,则:
五月的预测=(2500+2100+2600)/ 3= 2400
第二种一阶指数平滑法:设上一时段(t-1)期的预测值,实际值,则,这一时段t期的预测值:
注意到,当大时,增加了预测对实际需求变化的响应度,但波动也更大,这个方法的难点是如何在(0-1)范围内确定值。多阶的指数平滑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第三种,多阶指数平滑,选取(t-i)期前m时段的的预测值及实际值,设(t-1)前i(i=1,2....m)时段的预测值,实际值,则,这一时段t期的预测值:
例如:例如m=5,则可以这样设计和:
这个系数安排意味着,预测和实际的权重相同,但随时间线性递减。
第四种,线性回归,当需求显示不论是上升还是下降的线性趋势时,也可结合时间序列的历史数据采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用最小二乘法,以一条直线来拟合历史数据。例如,可以利用采购的数量预测某些商品或原材料的价格趋势,进行线性回归预测所使用的方程为:
其中,Y= 时段i的预测
X= 时间或数量变量
a= 当 X=0 时,Y值的截距
b=直线的斜率
采用最小二乘法时,系数a和b的计算
x为独立变量值,y为相关变量值,n为观察到的数据个数。
预测中季节性因素的考量
可以用例子来计算,例如,分为4个季节(也可以3个或5个,或其它),深色部分为原始数据,浅色框中数字为计算结果,每一行的最后一个是个年的去年总和,即将四个季度的数字加起来,倒数第二行为各季度的总和,即将五年的每个季度的数字加起来,最后将5年的总和除以每一个季度的之和,就得到季度因子,例如第一季度的因子是
(97+87+102+110+104)/2729=0.18 或18%。
如果第六年的全年预测值为600单位,那么季度1 预测为600×0.18=108;季度2 预测为600×0.29=174;季度3预测为600×0.23=123;季度4预测为600×0.30=180。
利用最后一栏,还可以对价格进行季节性的修正,如果上面的数据不是数量而是价格,则最后一栏就是对全年平均价格的季节性比例修正值。
预测的误差计算:
常见的预测误差计算方法有:平均绝对值MAD,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平均方差MSE。
其中, ,i深刻的实际需求;,i深刻的预测;n,分析中时段的个数
数量折扣的计算
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计算数量,一是纯数量折扣分析--固定/可变成本倒推法
例如,采购得到一张价目表
数量 | 1-10 | 11-20 | 21-30 | 31-50 | 51-100 |
单价$ | 1.00 | 0.90 | 0.80 | 0.60 | 0.50 |
按下面的步骤做计算:
| Q 数量分解 | 10 | 20 | 30 | 50 | 100 |
| P 价格 | 1.00 | .90 | .80 | .60 | .50 |
1 | 数量Q × 价格P | 10.00 | 18.00 | 24.00 | 30.00 | 50.00 |
2 | 数量Q×价格差异P |
| 8 | 6 | 6 | 20 |
3 | 数量差异ΔQ |
| 10 | 10 | 20 | 50 |
4 | 可变成本VC |
| 0.80 | 0.60 | 0.30 | 0.40 |
5 | 最低可变成本LVC | 0.30 | 0.30 | 0.30 | 0.30 | 0.30 |
6 | 可变成本/批次 | 3 | 6 | 9 | 15 | 30 |
7 | 建模费用 | 7 | 7 | 7 | 7 | 7 |
8 | 目标成本 | 10.00 | 13.00 | 16.00 | 22.00 | 37.00 |
9 | 节约 |
| 5.00 | 8.00 | 8.00 | 13.00 |
| % |
| 28 | 33 | 27 | 26 |
价格表分析步骤:
步骤1:数量Q × 价格P
步骤2:数量Q×价格差异P: 例如18-10=8,24-18=6,30-24=6,50-30=20
步骤3:数量差异ΔQ:例如:20-10=10,30-20=10,50-30=20,100-50=50
步骤4:可变成本VC=数量Q×价格差异P÷数量差异ΔQ = ②÷③
例如8÷10=0.8,6÷10=0.6,6÷20=0.3,20÷50=0.4
步骤5:找出最低的可变成本,逻辑上说,可变成本成本应该不变的 0.3
步骤6:计算所有的批次的可变成本:数量Q ×⑤,
例如:0.3×10=3,0.3×20=6,0.3×30=9,0.3×50=15,0.3×100=300
步骤7:用第一批的总价格减去第一批的总可变成本,10-3=7,这就是固定成本,是不随数量增加而变化的。
步骤8:每一批的可变成本加上固定成本7,得到目标成本
例如:7+3=10,7+6=13,7+9=16,7+15=22,7+30=37
步骤9:计算差距,①-⑧,例如:18-13=5,24-16=8,30-22=8,50-37=13
第二种算法,利用边际成本递减的原理,计算不同分段的
| Q 数量分解 | 10 | 20 | 30 | 50 | 100 |
| P 价格 | 1.00 | .90 | .80 | .60 | .50 |
1 | 数量Q × 价格P | 10.00 | 18.00 | 24.00 | 30.00 | 50.00 |
2 | 数量Q×价格差异P |
| 8 | 6 | 6 | 20 |
3 | 数量差异ΔQ |
| 10 | 10 | 20 | 50 |
4 | 边际成本dP/dQ |
| 0.80 | 0.60 | 0.30 | 0.40 |
可以看出,数量从50单位开始是不断上升的,不符合边际成本递减的原则。这个方法比上面一个要简单,但揭露的内容不够深入。
交付周期的确定
如果,交付周期的统计如下,最早交货时间为a,最晚交货时间为b,最可能的交货时间为m,则期望的交付周期
现金折扣的计算
例如:销售给出的付款条件是,“2%,10天/净30天”,这个条款的意思是正常付款期为30天,如果10天内付款,获得2%的折扣,这在财务上称为“现金折扣”。下面计算:
每天:2%/(30-10)天= 0.1%/天
按年计算的非复利单利 = 0.1% × 360 =36%
将企业的资金的机会成本与获得的收益相比较,是否接受这一条款。
经济订货批量
D:年使用量;I:订货成本;S:库存持有成本;P:产品单价
例如:年使用量D=90,000单位,单价P=5元;订货成本I=33.33元;库存持有成本S=12%,
得出,EOQ=1,000单位。
对经济批量的理论有许多批评,但并不是批评该方法在内容上的不足之处,而是批评那种不顾实际情况而不适当地随便使用这种方法的态度。伯比奇教授在其1978年的著作《生产管理原理》中,对经济批量提出的批评大略如下: 1、它是一项鲁莽的投资政策——不顾有多少可供使用的资本,就确定投资的数额。2、它强行使用无效率的多阶段订货办法,根据这种办法所有的部件都足以不同的周期提供的。3、它回避准备阶段的费用,更谈不上分析及减低这项费用。 4、它与一些成功的企业经过实践验证的工业经营思想格格不入。
做一个总结:企业中应该有向这位供应链经理这样的员工,多问几个为什么:数据从哪里来?怎么出来的,应该怎么得出数据,用什么方法计算?是否有依据?